kaiyun开云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职业病防治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个人健康,更与企业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相连。
什么是职业病?如何构筑健康防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走访调查,聚焦职业病防治,守护劳动者健康防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025年8月1日起,即将实施的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法定职业病由10大类132种调整为12大类135种。对原有病种进行了调整,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职业病类别。
新增职业病类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包括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调整的职业病类别: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被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放射性白内障从职业性眼病类别中单独列出,并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铀及其化合物中毒从职业性化学中毒类别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这些调整旨在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防护要点: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通风、除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劳动者要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kaiyun开云,早期发现尘肺病变,及时采取治疗和防护措施。
防护要点: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刺激性物质和过敏原,如使用防护手套、工作服等;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清洗接触到有害物质的皮肤,一旦出现皮肤不适,应及时就医。
防护要点:对噪声源进行控制,如采用消声器、隔声罩等措施;劳动者要佩戴耳塞、耳罩等防噪声用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
防护要点: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毒物质的泄漏;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排毒,设置有毒气体报警装置;劳动者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等,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毒物质。
防护要点:高温作业时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提供清凉饮料、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设置隔热通风设施等;低温作业要注意保暖,佩戴防寒手套、鞋帽等;接触振动的作业人员要使用减振工具,定期进行手部检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县两级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kaiyun开云,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显著提升。全市职业病发生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市、县政府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始终将职业病防治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用于职业病防治机构设备购置与人才培养,不断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目前,全市共有职业诊断机构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4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6家,为辖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开展服务。
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局际联席会议作用。2025年3月,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廊坊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和《廊坊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局际联席会议2025年联合开展工作事项》,对18个相关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进行了明确,并对廊坊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局际联席会议2025年联合开展工作事项进行了具体安排。
加强帮扶指导,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各地通过帮扶指导,推动用人单位主动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组建由职业卫生专家、行业骨干构成的帮扶团队,按照“一企一策”思路,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对辖区用人单位开展帮扶指导。2024年,全市确定职业健康帮扶对象310家,帮扶企业申报率100%,定期检测率96.88%,职业健康检查率83.29%,培训率100%;帮扶支持率100%。
4月24日,记者在廊坊市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采访了部分参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代表,分别了解了企业职业健康工作开展情况和劳动者切身体会。
“企业在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过程中,能从多个维度获得显著受益,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局面,助力可持续发展。”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李雪表示,通过改善作业环境、配备防护设备等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病率,减少因员工患病导致的缺勤、离职情况;积极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展现企业对员工健康的关怀。
接害工人孙先生表示:“企业提供标准的防护用品,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和物理条件,让我们在更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公司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市卫健委职业健康科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有关要求,通过职业病防治“三级预防”措施kaiyun开云,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针对职业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减少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kaiyun开云,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损伤。例如,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劳动者与有害因素的接触;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如通风排毒装置、隔音设备等,降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浓度;为劳动者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耳塞、护目镜等,并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
二级预防,也称发病预防,是通过加强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来实现。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是关键,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检查。上岗前检查能判断劳动者是否适合从事特定工作,避免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从事禁忌工作;在岗期间检查可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等早期迹象,以便采取措施,如调整工作岗位、进行治疗等;离岗时检查能了解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提供依据。此外,还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测,及时掌握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变化。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对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患者进行康复治疗kaiyun开云,减轻职业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职业病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康复方案,包括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重返工作岗位或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对不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患者,企业应将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确保患者的生活和待遇得到保障。
“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市卫健委职业健康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我市职业病防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涌现,劳动者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部分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投入不足,防护设施不完善;一些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职业健康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